【抛砖引玉成语解释】“抛砖引玉”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,出自唐代诗人赵嘏的《赠李绅》诗:“投我以木桃,报之以琼瑶。岂曰无衣,与子同袍。”后人将“抛砖引玉”引申为一种谦虚的表达方式,表示自己先提出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,目的是为了引出别人的高见或佳作。
这个成语常用于学术讨论、写作交流或日常对话中,表达一种虚心请教、希望得到他人指正的态度。虽然字面意思是“抛出砖头,引来玉石”,但实际上并不意味着真的会得到“玉”,而是强调一种谦逊和开放的心态。
抛砖引玉成语总结表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抛砖引玉 |
拼音 | pāo zhuān yǐn yù |
出处 | 唐·赵嘏《赠李绅》诗 |
释义 | 自己先提出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,以引出他人的高见或佳作,表示谦虚和开放态度。 |
用法 | 多用于自我谦虚,表示希望得到他人指导或补充。 |
近义词 | 虚心求教、自谦之辞、引玉之砖 |
反义词 | 妄自尊大、自以为是、固执己见 |
使用场景 | 学术讨论、写作交流、会议发言、日常交谈等 |
注意事项 | 不宜用于正式场合过度使用,避免显得不够自信 |
在实际使用中,“抛砖引玉”是一种非常得体的表达方式,尤其是在需要鼓励他人发表意见或寻求帮助时,能够体现出说话者的谦逊与尊重。然而,也需注意适度使用,避免给人留下缺乏自信的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