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句话出自西汉时期楚汉相争时的著名人物项羽所作的《垓下歌》。全诗为:
力拔山兮气盖世,
时不利兮骓不逝。
骓不逝兮可奈何,
虞兮虞兮奈若何!
这四句诗表达了项羽在垓下被刘邦围困时的悲壮心情和无奈处境。
逐句解释如下:
- “力拔山兮气盖世”:意思是“我有拔山的力气,气势可以压倒整个世间”。这是项羽对自己英勇无畏、力量超群的自信表达。
- “时不利兮骓不逝”:意思是“时运不济,连我的乌骓马也不再前行了”。这里“骓”是项羽的坐骑,“不逝”指不能前进,象征着形势逆转,命运不再眷顾。
- “骓不逝兮可奈何”:意思是“乌骓马不走了,我又有什么办法呢?”表现出项羽面对困境的无力感。
- “虞兮虞兮奈若何”:这是对虞姬的呼唤,意思是“虞姬啊,虞姬啊,你又该怎么办呢?”流露出他对爱人的牵挂与无法保护她的悲痛。
整首诗情感深沉,展现了项羽在绝境中的英雄气概与悲情色彩,也成为了后世评价他性格与命运的重要诗句。
在历史长河中,有许多诗词因其深刻的情感与强烈的画面感而流传千古。其中,西汉末年英雄项羽所作的《垓下歌》便是一例。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,却道尽了一个人从巅峰跌落至谷底的悲凉与无奈。
“力拔山兮气盖世”,开篇即展现出项羽当年的豪迈与霸气。他自认为拥有撼动山岳的力量,胸怀天下,气魄非凡。这一句不仅描绘了他的个人能力,更体现出他在楚汉争霸中的自信与骄傲。
然而,接下来的“时不利兮骓不逝”则如同一记重锤,击碎了这份自信。项羽此时已陷入刘邦的重重包围之中,昔日的威风不再,甚至连他的战马也无法继续前行。这里的“骓”不仅是他的坐骑,更是他征战四方、所向披靡的象征。如今它不动,意味着命运的转折已经到来。
“骓不逝兮可奈何”,这一句充满了深深的无力感。项羽虽有万夫不当之勇,但在天命与局势面前,他也只能感叹自己无能为力。这种英雄末路的悲怆,让人不禁为之动容。
最后,“虞兮虞兮奈若何”将整首诗推向高潮。项羽望着身边的虞姬,心中满是愧疚与不舍。他无法保护她,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,只能发出一声声无助的呼唤。
这首诗之所以感人至深,正是因为它的真诚与真实。它没有华丽的辞藻,也没有刻意的渲染,而是用最朴素的语言,讲述了一个英雄在人生最后时刻的心境与情感。正是这种真实,让它穿越千年,依然打动人心。
今天,当我们再次读起这首诗,或许会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共鸣。它提醒我们,即使是最强大的人,也会有无法掌控的命运;即使是最辉煌的时刻,也可能迎来人生的转折。而真正的英雄,不是永远胜利的人,而是在失败面前依然挺立的身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