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归来池苑皆依旧,太液芙蓉未央柳。芙蓉如面柳如眉,对此如何不泪垂】这首诗句出自唐代白居易的《长恨歌》,描绘了唐玄宗在杨贵妃死后重返华清池时的感伤情景。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,映射出人物内心的悲凉与思念,语言优美,情感深沉。
一、
该诗句以“归来池苑皆依旧”开篇,表达了昔日繁华之地如今依旧如故,但人事已非的凄凉之感。接着用“太液芙蓉未央柳”点明地点和景物,强调了景物虽美,却无法唤起往日的欢乐。“芙蓉如面柳如眉”则是对杨贵妃容貌的比喻,将她的美丽与自然景物相融合,极具画面感。最后“对此如何不泪垂”直抒胸臆,表达面对此情此景时的无限哀思与悲伤。
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渲染,展现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忆,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感染力。
二、关键信息对比表
诗句 | 含义解析 | 情感表达 | 艺术手法 |
归来池苑皆依旧 | 回到曾经熟悉的园林,一切依旧,但人已不在 | 悲凉、物是人非 | 对比手法 |
太液芙蓉未央柳 | 描写宫廷中的荷花与柳树,象征昔日的繁华 | 美丽而寂寞 | 景物描写 |
芙蓉如面柳如眉 | 将杨贵妃的面容比作芙蓉花,眉毛比作柳条 | 美丽动人,充满爱意 | 比喻修辞 |
对此如何不泪垂 | 面对如此景象,怎能不落泪? | 感伤、哀痛 | 直抒胸臆 |
三、结语
这首诗不仅是一幅优美的自然画卷,更是一曲深情的挽歌。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,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风华绝代的时代,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思念。其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可多得的佳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