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古诗《长相思》】《长相思》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著名词作,全词以深情婉约的笔调,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。这首词语言质朴,情感真挚,历来被广泛传诵,成为古典诗词中“相思”主题的代表之作。
一、
《长相思》原文如下:
> 山一程,水一程,身向榆关那畔行,夜深千帐灯。
> 风一更,雪一更,聒碎乡心梦不成,故园无此声。
整首词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艰辛与夜晚的孤寂,抒发了词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。上片写行程之远、环境之苦;下片则写夜深难眠,思乡之情难以抑制。全篇情感层层递进,意境深远,极具感染力。
二、关键信息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作品名称 | 《长相思》 |
作者 | 纳兰性德(清代) |
体裁 | 词 |
创作背景 | 据传为纳兰性德随康熙帝出巡时所作,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|
主题 | 相思、思乡 |
语言风格 | 质朴自然,情感真挚 |
上片内容 | 描写旅途遥远、夜宿军营的情景 |
下片内容 | 表达深夜难眠、思乡情切的感受 |
艺术特色 | 借景抒情,情景交融,节奏分明 |
代表句子 | “风一更,雪一更,聒碎乡心梦不成” |
三、赏析要点
- 意象运用:山、水、风、雪等自然意象,营造出苍凉、孤寂的氛围。
- 结构安排:上下片形成对比,前半写外在环境,后半写内心情感,层次分明。
- 情感表达:不直接言“思”,而是通过“夜深千帐灯”“聒碎乡心”等细节流露深情。
- 现实与想象结合:将旅途的真实经历与对故乡的回忆交织在一起,增强情感深度。
《长相思》虽短,却字字含情,句句动人,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不可多得的佳作。它不仅展现了纳兰性德高超的艺术造诣,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