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成语明察秋毫的意思】“明察秋毫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出自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明足以察秋毫之末,而不见舆薪。”意思是眼睛非常敏锐,能够看清极细小的东西,比如秋天鸟兽身上最细的毛发。后来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观察事物非常细致、敏锐,能发现别人忽略的细节。
在现代使用中,“明察秋毫”常用来称赞一个人具有高度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,尤其是在工作、学习或生活中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问题或机会。
成语“明察秋毫”总结表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明察秋毫 |
出处 | 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 |
字面意思 | 眼睛明亮,能看清秋天鸟兽羽毛的尖端 |
引申含义 | 形容观察细致、洞察力强 |
用法 | 多用于褒义,形容人细心、有远见 |
近义词 | 洞察秋毫、明辨是非、细致入微 |
反义词 | 视而不见、粗心大意、一知半解 |
例句 | 他做事一向明察秋毫,从不放过任何细节。 |
适用场景 | 工作、学习、生活中的观察与分析 |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明察秋毫”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更是一种值得推崇的品质。在日常生活中,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往往更容易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从而取得更好的成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