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肝胆俱裂怎么读】“肝胆俱裂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极度悲痛、愤怒或震惊的情绪状态。这个成语在文学作品和日常表达中较为常见,但许多人对其发音和含义并不熟悉。本文将对“肝胆俱裂”的拼音、释义、用法及例句进行详细说明,并通过表格形式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。
一、
“肝胆俱裂”是一个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肝和胆都破裂了”,用来比喻人因极度悲伤、愤怒或震惊而心如刀割。该成语结构为联合式,常用作谓语或定语,多用于书面语中。
在发音上,“肝胆俱裂”读作 gān dǎn jù liè,每个字的声调分别为:第一声、第三声、第四声、第四声。需要注意的是,“俱”字是第四声,容易被误读为第三声,因此在学习时要特别注意。
此外,该成语常用于描写人物在重大打击下的心理反应,如亲人去世、重大失败等情境,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。
二、表格展示
成语 | 肝胆俱裂 |
拼音 | gān dǎn jù liè |
注音 | ㄍㄢ ㄉㄢˇ ㄐㄨˋ ㄌㄧㄝˋ |
释义 | 形容极度悲痛、愤怒或震惊,情绪达到极点。 |
结构 | 联合式 |
用法 | 多作谓语或定语,用于书面语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忠臣不事二君,烈女不更二夫……肝胆俱裂。” |
例句 | 他得知母亲病逝的消息后,肝胆俱裂,痛苦不堪。 |
近义词 | 心如刀割、痛不欲生、悲痛欲绝 |
反义词 | 泰然自若、无动于衷、漠不关心 |
三、注意事项
1. 发音准确:尤其注意“俱”字为第四声,避免误读。
2. 语境使用:该成语适用于较正式或文学性的场合,不宜用于口语中。
3. 情感强度: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境判断是否合适,避免过度夸张。
通过以上内容的梳理,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“肝胆俱裂”这一成语的读音、含义及使用方法。掌握这些知识,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,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