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匹夫有责上一句】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是广为流传的一句名言,出自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《日知录》。这句话强调了每一个普通人都有责任关心国家的兴衰,体现了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情怀。然而,许多人只记住了“匹夫有责”,却忽略了它的前一句——“天下兴亡”。
一、原文出处与背景
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最早见于顾炎武的《日知录·卷十三》,原句为:
> “保天下者,匹夫之贱,与有责焉耳矣。”
后来经过演变,逐渐被简化为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。这句话在近代被梁启超等人广泛引用,成为激励人们爱国的重要口号。
二、语义解析
词语 | 含义 | 作用 |
天下 | 国家、社会整体 | 强调国家命运的重要性 |
兴亡 | 兴盛与衰败 | 表示国家的发展状态 |
匹夫 | 普通人、平民 | 指代每一个普通人 |
有责 | 负有责任 | 强调每个人都有义务参与 |
三、常见误解与补充说明
很多人误以为“匹夫有责”是独立成句的,实际上它必须与“天下兴亡”连用,才能完整表达其含义。这句话不仅是对个人责任的呼唤,更是对集体意识的唤醒。
此外,这句话在现代常被用来鼓励公民参与公共事务、关注国家发展,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召力。
四、总结
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不仅是一句格言,更是一种精神力量。它提醒我们,国家的命运不仅仅是政府或精英的责任,而是每一个普通人的责任。只有大家共同努力,才能推动社会进步,实现国家繁荣。
内容 | 说明 |
原文 | 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 |
出处 | 顾炎武《日知录》 |
含义 | 每个普通人对国家命运负有责任 |
现代意义 | 鼓励公民责任感与参与意识 |
通过了解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的完整含义,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这一经典名言背后的思想价值,并将其应用于现实生活中,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