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文王拘而演周易,仲尼厄而作春秋什么意思出自哪儿】“文王拘而演周易,仲尼厄而作春秋”这句话出自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。这是司马迁在《报任安书》中提到的著名句子,用来说明古代圣贤在逆境中奋发图强、成就伟大事业的精神。
一、原文出处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(《报任安书》) |
原文 | “昔西伯拘羑里,演《周易》;孔子厄陈蔡,作《春秋》。” |
作者 | 司马迁(西汉) |
二、句子解释
1. 文王拘而演周易
- 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于羑里(今河南汤阴),在此期间推演《周易》,创立了八卦和六十四卦的体系。
- 这句话体现了文王在困境中依然坚持思考与创造,最终成就了伟大的思想著作。
2. 仲尼厄而作春秋
- 孔子在周游列国时遭遇困顿(如被困于陈、蔡之间),但他并未气馁,而是整理史料、编纂《春秋》。
- 《春秋》是孔子根据鲁国历史编写的编年体史书,后成为儒家经典之一,具有极高的历史与道德价值。
三、深层含义
项目 | 解释 |
逆境成才 | 表示圣贤在遭遇磨难时,反而能激发其潜能,完成不朽之作。 |
精神激励 | 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要坚韧不拔,积极进取。 |
文化传承 | 强调文化与思想在艰难环境中得以延续和发展。 |
四、总结
“文王拘而演周易,仲尼厄而作春秋”出自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,是司马迁对古代圣贤在逆境中奋发图强精神的高度概括。它不仅反映了两位先贤的智慧与毅力,也成为了后世激励人心的经典名言。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 |
含义 | 逆境中奋发图强,成就伟业 |
代表人物 | 周文王、孔子 |
精神内涵 | 坚韧、创造力、文化传承 |
通过这句话,我们不仅了解了古代圣贤的奋斗历程,也从中汲取到了面对人生挫折时应有的态度与勇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