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肝胆俱裂是什么意思】“肝胆俱裂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极度的悲痛、愤怒或震惊,情绪达到极点,甚至让人感到心如刀割。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面对重大打击、失去亲人或遭遇巨大不幸时的心理状态。
一、成语解析
| 词语 | 含义 | 出处 | 用法 |
| 肝胆 | 指人的内脏,象征内心和情感 | —— | 常用于比喻内心深处 |
| 俱裂 | 都破裂 | —— | 表示极度的痛苦或震惊 |
| 肝胆俱裂 | 形容极度的悲伤、愤怒或恐惧,情绪达到极限 | 《史记》等古籍中偶有类似表达 | 多用于文学或口语中,强调情感强烈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| 场景 | 示例句子 |
| 失去亲人 | 他听到噩耗后,肝胆俱裂,当场昏倒在地。 |
| 遭遇背叛 | 她得知多年好友出卖自己,肝胆俱裂,痛不欲生。 |
| 遭遇灾难 | 看到家乡被毁,他肝胆俱裂,泪流满面。 |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| 类型 | 词语 |
| 近义词 | 心如刀割、痛彻心扉、悲痛欲绝 |
| 反义词 | 泰然自若、无动于衷、漠不关心 |
四、总结
“肝胆俱裂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用来形容人在极端情绪下的心理反应。它不仅表达了强烈的感情,还带有一种悲壮的色彩,常用于文学作品或日常交流中,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。理解这个成语,有助于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更准确地把握人物情感的变化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