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桃花源记里的悉如外人是什么意思】《桃花源记》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散文,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、生活安乐的理想世界。文章中提到:“见渔人,乃大惊,问所从来。具答之。便要还家,设酒杀鸡作食。村中闻有此人,咸来问讯。自云先世避秦时乱,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,不复出焉,遂与外人间隔。”之后又说:“余人各复延至其家,皆出酒食。停数日,辞去。此中人语云:‘不足为外人道也。’”
其中,“悉如外人”出自文中:“余人各复延至其家,皆出酒食。停数日,辞去。此中人语云:‘不足为外人道也。’”这句话的意思是:“(他们)都像外面的人一样。”也就是说,桃花源中的人在与渔人交流后,发现他来自外界,于是认为他和他们不一样,是“外人”。
“悉如外人”这一说法出现在《桃花源记》的结尾部分,是桃花源中人对渔人的一种称呼。这里的“悉如”意为“都像”,“外人”则是指外来的人。整体意思是:他们都像外面的人一样。这是桃花源中人对渔人的身份认定,表示他不是他们这个世界的居民,而是来自外界的人。
从文中可以看出,桃花源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,人们为了躲避战乱而隐居于此,不再与外界联系。因此,当渔人来到这里,他们觉得他是“外人”,并叮嘱他不要将这里的事情告诉别人。
表格展示:
词语 | 含义 | 出处 | 解释 |
悉如 | 都像 | 《桃花源记》 | “悉”表示全部,“如”表示像,合起来是“都像”。 |
外人 | 外来的人 | 《桃花源记》 | 指桃花源之外的人,即非桃花源的居民。 |
悉如外人 | 都像外面的人 | 《桃花源记》 | 表示桃花源中的人认为渔人是外来者,与他们不同。 |
背景 | 桃花源与世隔绝 | 《桃花源记》 | 桃花源人因避秦乱而隐居,不愿与外界接触。 |
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“悉如外人”不仅是对渔人身份的描述,也反映了桃花源人对外界的警惕和疏离。这种表达方式增强了文章的神秘感和理想化色彩,使读者感受到一个远离尘嚣、安宁和谐的理想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