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磅礴是什么意思】“磅礴”是一个汉语词语,常用于形容气势宏大、壮阔或充满力量的状态。它既可以形容自然景观的雄伟,也可以用来描述情感、氛围或精神状态的强烈和恢弘。
一、
“磅礴”一词源于古代汉语,最初多用于描绘山川河岳的宏伟壮观,后来逐渐引申为形容气势、情绪、思想等方面的宏大与深远。在现代汉语中,“磅礴”常用于文学、艺术、政治等语境中,强调一种强大的、不可阻挡的力量感。
该词具有较强的书面色彩,较少用于日常口语,但在正式文章或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。理解“磅礴”的含义,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文本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。
二、表格展示
词语 | 磅礴 |
拼音 | bàng bó |
注音 | ㄅㄤˋ ㄅㄛˊ |
词性 | 形容词 |
基本释义 | 形容气势宏大、壮阔;也形容情绪、思想等强烈而深远 |
出处 | 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鹏之徙于南冥也,水击三千里,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。”后引申为形容气势浩大。 |
用法举例 | 1. 长江奔腾不息,磅礴之势令人震撼。 2. 这首诗气势磅礴,极具感染力。 |
近义词 | 宏大、壮阔、浩瀚、恢宏 |
反义词 | 细小、微弱、狭隘、渺小 |
使用场景 | 文学、艺术、政治、自然描写等正式语境 |
三、结语
“磅礴”不仅是一个词汇,更是一种意境的体现。它承载着对自然、历史、文化以及人类精神力量的赞美。在阅读和写作中正确使用“磅礴”,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,使内容更具深度和张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