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生活常识 >

人豕的词语意思是什么

2025-09-13 01:51:24

问题描述:

人豕的词语意思是什么,急哭了!求帮忙看看哪里错了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13 01:51:24

人豕的词语意思是什么】“人豕”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语,常见于古代文献或文学作品中。它字面意思是“人与猪”,但在实际使用中,它往往带有强烈的贬义和讽刺意味,用来形容那些行为极其恶劣、道德败坏的人,类似于“衣冠禽兽”这样的说法。

下面是对“人豕”一词的详细总结:

一、词语解释

项目 内容
词语 人豕
拼音 rén shǐ
释义 原指人与猪,后引申为行为卑劣、道德败坏之人,有贬义。
出处 多见于古文或文学作品中,如《左传》、《史记》等。
用法 多用于讽刺或批评,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。
同义词 衣冠禽兽、人面兽心、狼心狗肺
反义词 正人君子、仁人志士

二、词语来源与用法分析

“人豕”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的文献中,最初可能只是字面意义上的“人与猪”,但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比喻用法。在古代社会,猪常被视为低贱、肮脏的动物,因此将人比作猪,是一种极为严重的侮辱。

例如,在《左传》中有“人豕之言”的记载,意指说话粗鄙、不讲礼仪之人;而在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中,也有类似的用法,形容某些人物行为如同猪一般无耻。

三、现代使用情况

在现代汉语中,“人豕”已经很少被使用,属于较为冷门的词汇。但在一些文学作品或历史研究中,仍可见其身影。由于其强烈的贬义色彩,现代人更倾向于使用“衣冠禽兽”、“人面兽心”等更为常见的表达方式。

四、总结

“人豕”是一个具有强烈贬义的古代词语,原意为“人与猪”,后引申为对道德败坏者的讽刺。虽然在现代已较少使用,但在理解古代文化、文学作品时,了解这一词语的含义仍有一定意义。

通过表格形式的总结,可以更清晰地掌握“人豕”的基本含义、出处、用法及现代演变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