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蹴尔而与之与什么意思】一、
“蹴尔而与之,与”出自《孟子·告子上》,是古代儒家经典中的一句重要语句。这句话的意思是:“用脚踢着给人(食物),(这样的人)却接受它。” 孟子借此说明人应有尊严和原则,不能为了生存而放弃人格。
在原文中,孟子通过一个具体例子来阐述这一观点:有人不讲礼义地给予他人食物,如果接受这种施舍,就等于失去了人的尊严。因此,“蹴尔而与之,与”强调的是对尊严的重视,以及对无礼施舍的拒绝。
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,以下是对该句的详细解析,并结合相关背景进行说明。
二、表格解析
词语/句子 | 含义 | 出处 | 作者 | 释义 |
蹴尔而与之 | 用脚踢着给人 | 《孟子·告子上》 | 孟子 | 指以轻蔑或不尊重的方式给予他人东西 |
与 | 接受 | —— | —— | 表示接受施舍或恩惠 |
蹴尔而与之,与 | 用脚踢着给人,却接受 | 《孟子·告子上》 | 孟子 | 强调不应接受无礼的施舍,否则失去尊严 |
三、延伸理解
“蹴尔而与之,与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句子,它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对“义”的重视。孟子认为,一个人即使处于困境,也应保持气节,不能因为一时的饥饿或困难而放弃做人的尊严。
在现代社会中,这句话依然具有现实意义。它提醒人们,在面对诱惑或压力时,要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,不为利益所动,不因外界的施压而丧失自我价值。
四、结语
“蹴尔而与之,与”是孟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表达,强调了人在面对不公或无礼时应有的态度。它不仅是对古代社会行为的反思,也是对现代人精神品格的一种启示。
通过理解这句话,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什么是真正的尊严与气节,从而在生活中做出更有意义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