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:
秋水时至,百川灌河。泾流之大,两涘渚崖之间,不辩牛马。于是焉,河伯欣然自喜,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。
顺流而东行,至于北海,东面而视,不见水端。于是焉,河伯始旋其面目,望洋向若而叹曰:“野语有之曰:‘闻道百,以为莫己若’者,我之谓也。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,始吾弗信;今我睹子之难穷也,吾非至于子之门,则殆矣。”
北海若曰:“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,拘于虚也;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,笃于时也;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,束于教也。今尔出于崖涘,观于大海,乃知尔丑。尔将可与语大理矣。”
译文:
秋天洪水上涨,众多河流注入黄河。水流浩大,两岸与小洲之间,分辨不清牛马。这时,黄河之神河伯非常得意,认为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在他这里。
他顺着水流向东行进,到达了北海。面向东方望去,看不到水的尽头。这时,河伯才转过脸来,仰望北海,感叹道:“俗话所说的‘听到了很多道理,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’,说的就是我啊!以前我曾听说有人轻视孔子的学识,看不起伯夷的节义,起初我不相信;现在我亲眼看到大海的广阔无垠,如果我没有来到你的门前,那就危险了。”
北海之神回答说:“不能跟井底的青蛙谈论海洋,因为它被狭隘的空间所限制;不能跟夏天的昆虫谈论冰雪,因为它受到季节的束缚;不能跟见识浅陋的人谈论大道,因为他受到教育的局限。如今你从河岸走出来,看到了大海,才知道自己的渺小。这样你就可以和他谈论伟大的真理了。”
以上即为《庄子·秋水》的原文及译文,它通过寓言故事表达了对宇宙无限和人类认知局限性的深刻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