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封狼居胥】“封狼居胥”出自《史记·卫将军骠骑列传》,是汉代名将霍去病在击败匈奴后,于狼居胥山举行封禅仪式的典故。这一事件不仅象征着汉朝对匈奴战争的胜利,也成为了后世文人志士追求功业、建功立业的精神象征。
一、
“封狼居胥”原指汉武帝时期,霍去病率军深入漠北,大破匈奴主力,并在狼居胥山(今蒙古国境内)举行祭天仪式,以示胜利与功业。此典故后来被广泛用于形容将士征战边疆、建功立业的壮举。历史上,许多诗人、将领以此为志向,表达对功名的渴望和对国家的忠诚。
二、关键信息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典故出处 | 《史记·卫将军骠骑列传》 |
涉及人物 | 霍去病、匈奴单于 |
地点 | 狼居胥山(今蒙古国境内) |
时间 | 西汉元狩四年(公元前119年) |
战役背景 | 汉武帝派霍去病远征匈奴,旨在彻底击溃匈奴势力 |
战役结果 | 霍去病大败匈奴,迫使匈奴远遁,汉朝边疆得以稳固 |
典故意义 | 表示征战边疆、建功立业的壮举,成为后世文人志士的追求 |
后世引用 | 唐宋诗词、明清小说中常有“封狼居胥”的意象,象征功勋卓著 |
三、历史评价
“封狼居胥”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,更是一种精神象征。它体现了古代将士不畏艰险、勇于进取的气概。霍去病虽年仅二十四岁便英年早逝,但他以少胜多、屡建奇功的事迹,成为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传奇。
此外,这一典故也被后人用来激励青年志士,立志报国、建功立业。正如辛弃疾在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中所写:“元嘉草草,封狼居胥,赢得仓皇北顾。”虽是讽刺,但也反映出“封狼居胥”在文化中的深远影响。
四、结语
“封狼居胥”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,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。它代表着一种不屈不挠、勇往直前的意志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追求理想、实现自我价值。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,“封狼居胥”都是一种值得铭记的精神符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