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杨震四知的译文】“杨震四知”是出自《后汉书·杨震传》的一个典故,讲述了东汉名臣杨震廉洁奉公、不贪财货的故事。这个故事以“四知”为核心,展现了杨震高尚的道德操守和清正廉明的官德。以下是对“杨震四知”的原文翻译与总结。
一、原文与译文
原文 | 译文 |
杨震为荆州刺史,有旧人王密为昌邑令,谒见震。 | 杨震担任荆州刺史时,有一位老朋友王密担任昌邑县令,前去拜访他。 |
密怀金十斤以遗震。 | 王密带着十斤黄金送给杨震。 |
震曰:“故人知君,君不知震。” | 杨震说:“老朋友了解你,但你不了解我。” |
密曰:“暮夜无知者。” | 王密说:“晚上没人知道。” |
震曰:“天知、神知、我知、子知。何谓无知?” | 杨震说:“天知道、神知道、我知道、你知道。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?” |
密愧而出。 | 王密羞愧地离开了。 |
二、总结
“杨震四知”讲述的是杨震面对金钱诱惑时的坚定立场。他强调即使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,也应坚守内心的良知与原则。这“四知”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约束,更是一种道德信仰的体现。
这一典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广泛引用,用来赞扬那些清正廉洁、自律自持的官员。它体现了儒家思想中“慎独”的精神,即在独处时也要保持道德操守。
三、表格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故事出处 | 《后汉书·杨震传》 |
主要人物 | 杨震、王密 |
核心思想 | 慎独、廉洁、自律 |
关键语句 | “天知、神知、我知、子知。” |
启示 | 即使无人知晓,也应坚守道德底线 |
文化意义 | 象征清官风范,弘扬廉洁文化 |
通过“杨震四知”的故事,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士大夫对自身品德的要求,也提醒现代人在面对利益诱惑时,应时刻保持清醒与自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