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你问我答 >

登高语文书原文

2025-11-01 18:58:35

问题描述:

登高语文书原文急求答案,帮忙回答下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1-01 18:58:35

登高语文书原文】《登高》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,创作于公元767年,当时杜甫已56岁,生活困顿,身体多病,处于漂泊流离之中。这首诗写于重阳节,诗人登上夔州(今四川奉节)的一座高台,面对秋风萧瑟、江水奔涌的景象,抒发了自己对人生无常、国事艰难的感慨。

一、文章总结

《登高》是杜甫晚年所作,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情感沉郁。全诗通过描绘秋天的壮阔景色,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叹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。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,如对仗、比喻等,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。

二、原文及注释对照表

原文 注释
风急天高猿啸哀 秋风猛烈,天空辽阔,猿猴的叫声凄厉。
渚清沙白鸟飞回 水边的沙洲清澈,白色的沙滩上鸟儿盘旋。
无边落木萧萧下 无尽的落叶在风中纷纷飘落。
不尽长江滚滚来 长江的波涛不断奔流。
万里悲秋常作客 我常年漂泊在外,面对秋天感到悲伤。
百年多病独登台 我一生多病,独自登上高台。
艰难苦恨繁霜鬓 国家艰难,个人困苦,使我两鬓斑白。
潦倒新停浊酒杯 我因身体衰弱,刚刚戒掉了酒。

三、艺术特色分析

- 情感深沉:全诗情感真挚,表现了诗人对人生、社会的深刻思考。

- 意境开阔: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,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壮阔的氛围。

- 语言凝练:用词精准,句式工整,体现了杜甫“语不惊人死不休”的写作风格。

- 结构严谨:四联八句,前后呼应,层次分明。

四、思想内涵

《登高》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,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。诗中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,也有对国家兴亡的忧虑,展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。他在诗中表现出一种孤独、坚韧、悲壮的精神状态,是中国古代文人精神风貌的典型体现。

五、结语

《登高》作为杜甫晚年的重要作品,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,也反映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感情。它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,更是对人生的感悟,值得后人反复品味与研究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