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正襟危坐的危是什么意思】“正襟危坐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态度严肃、端庄,坐姿端正。这个成语中的“危”字,是很多人在初次接触时容易产生疑问的地方。那么,“正襟危坐”的“危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
下面将从词语解析、常见误解和正确理解三个方面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关键信息。
一、词语解析
- 正襟:整理衣襟,使衣襟端正。
- 危坐:直立而坐,坐姿端正、严肃。
整体来看,“正襟危坐”指的是一个人整理好衣襟,端正地坐着,表现出一种庄重、严肃的态度。
二、关于“危”的常见误解
1. 误以为“危”是“危险”的意思
这是许多人最容易产生的误解。因为“危”在现代汉语中确实有“危险、危急”的含义,但在此成语中并不适用。
2. 误以为“危”是“高”的意思
有些人认为“危”在这里表示“高处”,所以“危坐”就是“坐在高处”。这种理解也是不准确的。
三、正确的理解
“危”在此处应理解为“端正、正直”的意思,与“正”相呼应。因此,“危坐”即“端正地坐着”。
四、总结对比表
| 词语 | 常见误解 | 正确含义 | 说明 |
| 危 | 危险 | 正直、端正 | “危”在此处表示坐姿端正,与“正”呼应 |
| 危坐 | 坐在高处 | 正直而坐 | 强调姿态的庄重与严肃 |
| 正襟危坐 | 形容人态度不正 | 形容人态度严肃、端庄 | 多用于描写正式场合或庄重氛围 |
五、延伸理解
“正襟危坐”不仅是一个描述坐姿的成语,更常被用来形容人在面对重要场合时的严肃态度。例如,在会议、演讲、考试等正式场合中,人们常常会“正襟危坐”,以示尊重和认真。
此外,这个成语也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,用来刻画人物的气质和性格,如《红楼梦》《三国演义》等古典小说中均有类似用法。
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“正襟危坐”的“危”并非指“危险”或“高处”,而是强调“端正、正直”的坐姿,体现出一种庄重、严肃的态度。理解这一成语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“危”字在特定语境下的含义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