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】为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全面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于2001年印发了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》。该纲要作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性文件,对推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一、纲要主要
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》围绕公民道德建设的总体目标、基本内容、实施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,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| 内容类别 | 具体内容 |
| 总体目标 | 培育有理想、有道德、有文化、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,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。 |
| 核心内容 | 包括社会公德、职业道德、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四个方面的建设。 |
| 基本原则 | 坚持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;坚持继承传统美德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。 |
| 实施途径 | 加强宣传教育、开展道德实践、完善制度保障、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等。 |
| 主要任务 | 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,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,倡导文明行为,反对不良风气。 |
二、纲要的意义与影响
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》自发布以来,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。它不仅明确了公民道德建设的方向和重点,还为各地各部门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和行动指南。通过持续宣传和落实,公民的道德意识逐步增强,社会风气明显改善,形成了崇尚道德、尊重他人的良好氛围。
此外,纲要还强调了道德建设与法治建设的有机结合,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。在新时代背景下,公民道德建设依然是构建和谐社会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。
三、结语
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》是指导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文献,其内容全面、结构清晰,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。在未来的发展中,应继续深化道德教育,强化实践引导,不断推进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,为建设更加文明、和谐的社会贡献力量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