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取义成仁今日事的取义成仁的意思是什么】“取义成仁今日事”这句话出自近代革命家、诗人谭嗣同的《狱中题壁》诗:“各国变法,无不从流血而成……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,此国之所以不昌也。有之,请自嗣同始!”后人常将“取义成仁”作为谭嗣同精神的象征,表达为正义而牺牲、为理想而献身的高尚情操。
一、
“取义成仁”是汉语中的一个成语,源自儒家思想,意指为了正义的事业而牺牲生命,体现了一种崇高的道德追求和人生价值。其中,“取义”是指追求道义、正义;“成仁”则是指实现仁德、完成人格的升华。在现代语境中,这一词语常用来赞美那些为国家、民族、信仰或理想而英勇献身的人。
“取义成仁今日事”则是在强调:今天仍然有人为了正义、信念和理想而勇敢前行,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。这是一种对历史精神的继承与延续,也是一种对现实社会的激励。
二、表格展示
词语 | 含义 | 出处/背景 | 现代意义 |
取义 | 追求道义、正义 | 源于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生,亦我所欲也;义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” | 表示为了正义、真理而努力,不惧牺牲 |
成仁 | 实现仁德、完成人格 | 出自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” | 强调为了道德理想而甘愿牺牲生命 |
取义成仁 | 为正义而牺牲生命,实现人格的最高境界 | 源自儒家思想,后被谭嗣同等革命者赋予新的时代意义 | 象征为国家、民族、信仰而英勇献身的精神 |
三、结语
“取义成仁今日事”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精神的致敬,更是对当代人的一种激励。在当今社会,虽然不再有战争和流血牺牲的场景,但“取义成仁”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。它提醒我们:无论身处何种环境,都要坚守正义、追求理想,做一个有担当、有信仰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