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近墨者黑的上一句】“近墨者黑”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,常用来比喻人受到环境或周围人的影响而改变原本的品性。然而,许多人只知道这句成语,却不清楚它的出处和完整句子。其实,“近墨者黑”的上一句是“近朱者赤”。
一、
“近墨者黑”出自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子曰:‘恶紫之夺朱也,恶郑声之乱雅乐也,恶利口之覆邦家者。’”后来在《孟子·尽心下》中也有类似表达:“君子之泽,五世而斩;小人之泽,五世而斩。然则贤者之泽,岂独不传哉?”
不过,更常见的说法是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”,这句话最早见于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朗传》裴松之注引《傅子》:“夫贤者之治天下,犹大匠之制木,顺其材而施教,故能成器。若以斧斤伐之,则无复良材矣。是以君子慎其所与处者。”后演化为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”,用以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。
“近朱者赤”指靠近红色(象征正直、善良的人),就会被感染变得正直;“近墨者黑”则是说接近黑色(象征邪恶、污浊的人),就会被同化变得污浊。两者相辅相成,强调了环境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。
二、表格展示
| 成语 | 出处 | 含义 | 上一句 | 意义 |
| 近墨者黑 | 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朗传》裴松之注引《傅子》 | 接近黑色会变黑,比喻受不良环境影响 | 近朱者赤 | 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 |
| 近朱者赤 | 同上 | 接近红色会变红,比喻受良好环境影响 | 无 | 表示正面环境的作用 |
三、结语
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”不仅是一句成语,更是一种人生智慧。它提醒我们,选择朋友、环境至关重要。一个人如果长期与品德高尚的人交往,自然会被熏陶;反之,若身处恶劣环境中,也可能逐渐迷失自我。因此,在生活中,我们要善于辨别环境,择善而交,才能不断进步,保持本心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