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19出伏是哪天】“出伏”是传统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点,指的是夏季最后一个“伏天”的结束。在中国的农历中,“三伏天”通常出现在每年的夏至之后,分为初伏、中伏和末伏。出伏后,天气逐渐转凉,意味着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。
2019年的“出伏”具体是哪一天呢?下面将从时间背景、出伏定义以及具体的日期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呈现。
一、什么是“出伏”?
“三伏天”是夏季最热的一段时间,通常持续30天或40天不等,具体根据当年的节气安排而定。其中:
- 初伏: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;
- 中伏: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开始,如果中伏超过10天,则为“闰中伏”;
- 末伏: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开始。
“出伏”即为末伏的最后一天,标志着整个“三伏天”结束。
二、2019年出伏的具体日期
2019年的“三伏天”是从7月17日开始,到8月25日结束。因此,2019年出伏的日期是8月25日。
三、2019年三伏天详细时间表
| 阶段 | 开始日期 | 结束日期 | 持续天数 |
| 初伏 | 2019年7月17日 | 2019年8月5日 | 20天 |
| 中伏 | 2019年8月6日 | 2019年8月14日 | 10天(非闰中伏) |
| 末伏 | 2019年8月15日 | 2019年8月25日 | 11天 |
| 出伏 | —— | 2019年8月25日 | —— |
四、总结
2019年的“出伏”是在8月25日,这一天标志着“三伏天”全部结束,也意味着盛夏正式告一段落。对于很多人来说,出伏不仅是天气变化的一个标志,也是调整生活节奏、准备迎接秋季的重要节点。
如果你对“三伏天”还有更多疑问,或者想了解其他年份的出伏日期,也可以继续关注相关节气知识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