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牯是什么意思】“牯”是一个汉字,读音为 gū,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。它主要用于一些方言或特定语境中,尤其在南方地区如四川、湖南等地较为常见。以下是对“牯”字的详细解释和用法总结。
一、基本解释
| 项目 | 内容 |
| 拼音 | gū |
| 部首 | 牛 |
| 总笔画 | 9 |
| 词性 | 名词/动词(根据语境) |
| 含义 | 通常指牛,尤其是公牛;有时也用于比喻倔强的人 |
二、详细解释
1. 本义:牛
- “牯”最原始的意思是指牛,尤其是公牛。在一些地方方言中,“牯”常用来指代家畜中的牛。
- 例如:四川话中常说“老牯”,意思是老牛。
2. 引申义:倔强的人
- 在某些方言中,“牯”也被用来形容人性格固执、倔强,类似于“牛脾气”。
- 例如:有人被说成“这人真牯”,意思是这个人很固执、不讲理。
3. 动词用法
- 在个别方言中,“牯”也有动词的用法,表示牵牛、放牛等动作。
- 例如:“他每天都要去牯牛”,意思是每天都要去放牛。
三、使用场景与地域分布
| 地区 | 使用情况 | 举例 |
| 四川 | 常见 | “老牯”、“水牯” |
| 湖南 | 常见 | “牯牛”、“牯子” |
| 云南 | 少见 | 多用于地名或古语 |
| 其他地区 | 较少使用 | 多见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 |
四、与其他类似字的区分
| 字 | 含义 | 与“牯”的区别 |
| 牛 | 通用词,指所有牛 | 更广泛、常用 |
| 犏 | 古代指小牛 | 与“牯”意义相近但更偏古 |
| 牯 | 指公牛或倔强的人 | 多用于方言或特定语境 |
五、总结
“牯”是一个较为方言化的汉字,主要在南方部分地区使用。它的基本含义是牛,尤其是公牛,在某些语境下也可用来形容固执、倔强的人。虽然在普通话中不常见,但在地方文化中仍有其独特价值。
备注:由于“牯”字使用频率较低,建议在正式写作中尽量避免使用,除非有明确的方言背景或文学需要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