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阅读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时,我们不仅被其中的英雄气概和悲剧色彩深深吸引,同时也需要对文中的实词与虚词进行深入分析。以下是对文中常见实词与虚词的梳理。
实词整理
1. 刺:文中多次提到“刺”,如“荆轲刺秦王”,这里“刺”为动词,意为用尖锐物攻击,引申为行刺。
2. 信:例如“信陵君窃符救赵”,这里的“信”是名词,指符信,古代用作凭证。
3. 德:如“此乃天下之大德也”,“德”在这里作为名词,表示恩德或品德。
4. 死:例如“壮士一去兮不复还”,“死”为动词,表示死亡。
5. 诚:如“诚能得樊将军首”,“诚”为副词,表示如果真的能够做到。
6. 终:例如“终已不顾”,“终”为副词,表示最终。
虚词整理
1. 以:例如“以奉养母”,“以”为介词,表示目的。
2. 而:如“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”,“而”为连词,表示因果关系。
3. 之:例如“皆白衣冠以送之”,“之”为代词,指代荆轲。
4. 其:如“其人居远未来”,“其”为代词,表示第三人称。
5. 则:例如“则虽欲长侍足下”,“则”为连词,表示假设条件。
6. 且:如“且君尝为晋军赐矣”,“且”为连词,表示递进关系。
通过对这些实词和虚词的理解,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《刺客列传》的内容及其深层含义。希望以上的整理能帮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这篇经典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