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细大不捐意思简单介绍】“细大不捐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其子曰:‘吾闻之也,君子周急不继富。’”后世引申为对大小事物都不拒绝、不抛弃,形容人有包容心、宽厚待人。
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胸怀宽广,能够接受各种不同的意见、人物或事物,既不因小而轻视,也不因大而排斥。在现代社会中,这一成语也可以用于描述一种开放、包容的态度,尤其在团队合作、文化交流等领域中具有积极意义。
一、成语解释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细大不捐 |
拼音 | xì dà bù juān |
出处 | 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 |
含义 | 不拒绝任何大小事物,形容人包容、宽厚 |
用法 | 作谓语、定语;多用于形容人的胸怀和态度 |
近义词 | 容人之量、海纳百川、兼收并蓄 |
反义词 | 嫌贫爱富、以貌取人、偏听偏信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团队合作 | 他为人宽厚,细大不捐,大家都愿意与他共事。 |
文化交流 | 在跨文化交流中,我们要有细大不捐的胸怀。 |
教育管理 | 老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,细大不捐,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。 |
三、总结
“细大不捐”强调的是包容与接纳,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。它不仅体现在对人与事的包容上,也反映了一个人的修养与格局。在当今社会,这种品质尤为重要,有助于促进和谐、减少冲突、增进理解。
通过了解和运用“细大不捐”,我们可以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与他人相处,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与人际关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