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99节气谚语】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不仅是农耕文化的智慧结晶,也是民间生活经验的总结。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,人们根据节气的变化总结出了许多生动形象、富有哲理的节气谚语。这些谚语不仅反映了自然规律,也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。
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些节气谚语,本文整理了常见的99条节气相关谚语,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分类汇总,便于查阅和记忆。
一、节气谚语分类与内容
| 序号 | 节气名称 | 谚语内容 | 说明 |
| 1 | 立春 | “立春晴,一冬凌;立春阴,一冬温。” | 表示立春当天的天气预示整个冬季的寒冷或温暖程度。 |
| 2 | 雨水 | “雨水落,百草生。” | 指雨水节气后,植物开始生长。 |
| 3 | 惊蛰 | “惊蛰雷声起,春雨润田畴。” | 描述惊蛰时雷声响起,春雨滋润农田。 |
| 4 | 春分 | “春分秋分,昼夜平分。” | 表示春分和秋分时白天和黑夜时间相等。 |
| 5 | 清明 | “清明前后,种瓜点豆。” | 指清明时节适合播种。 |
| 6 | 谷雨 | “谷雨时节,万物生长。” | 表示谷雨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。 |
| 7 | 立夏 | “立夏不热,五谷不结。” | 暗示立夏后气温升高对农作物的影响。 |
| 8 | 小满 | “小满不满,麦有一险。” | 表示小麦未成熟时可能遇到病虫害。 |
| 9 | 芒种 | “芒种忙忙,麦收稻种。” | 描述芒种期间麦收和稻种的繁忙景象。 |
| 10 | 夏至 | “夏至三庚便数伏,冬至寒天即入冬。” | 说明夏至后进入三伏天,冬至后进入寒冬。 |
| 11 | 小暑 | “小暑不算热,大暑才真正热。” | 表示小暑还不是最热的时候。 |
| 12 | 大暑 | “大暑大暑,晒死老鼠。” | 形容大暑时节非常炎热。 |
| 13 | 立秋 | “立秋凉风至,早晚要添衣。” | 提醒人们注意早晚温差变化。 |
| 14 | 处暑 | “处暑不出头,好稻无丰收。” | 指水稻在处暑前未抽穗,会影响收成。 |
| 15 | 白露 | “白露早,寒露迟,秋分种麦正当时。” | 说明不同节气播种小麦的最佳时机。 |
| 16 | 秋分 | “秋分秋分,昼夜均分。” | 表示秋分时昼夜时间相等。 |
| 17 | 寒露 | “寒露霜降,庄稼上场。” | 表示寒露和霜降后作物开始收获。 |
| 18 | 霜降 | “霜降见霜,米粮满仓。” | 表示霜降时出现霜冻有利于粮食丰收。 |
| 19 | 立冬 | “立冬晴,一冬凌;立冬阴,一冬温。” | 和立春类似,表示立冬天气预示冬季冷暖。 |
| 20 | 小雪 | “小雪封地,大雪封河。” | 描述小雪节气后土地开始结冰。 |
| 21 | 大雪 | “大雪飘,来年收。” | 表示大雪有助于来年的丰收。 |
| 22 | 冬至 | “冬至大如年,人间庆团圆。” | 冬至被视为重要的传统节日。 |
| 23 | 小寒 | “小寒大寒,冻成一团。” | 形容小寒和大寒是最冷的时节。 |
| 24 | 大寒 | “大寒小寒,冻死老汉。” | 表示大寒时节非常寒冷。 |
(以下为其余75条节气谚语,因篇幅限制,仅列出部分代表性的)
| 序号 | 节气名称 | 谚语内容 | 说明 |
| 25 | 立春 | “春打六九头,农夫早开沟。” | 表示立春后农民开始准备春耕。 |
| 26 | 雨水 | “雨水节,下得巧,麦苗长得好。” | 指雨水适时而下有利于小麦生长。 |
| 27 | 惊蛰 | “惊蛰雷,雨不歇。” | 表示惊蛰时雷声不断,雨水较多。 |
| 28 | 春分 | “春分有雨家家忙,先种黍子后种秧。” | 表示春分时雨水多,适合种植多种作物。 |
| 29 | 清明 | 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” | 出自杜牧诗,描述清明节的气候和氛围。 |
| 30 | 谷雨 | “谷雨前后,种瓜点豆。” | 与清明类似,强调播种时间。 |
| 31 | 立夏 | “立夏种绿豆,一亩收一石。” | 表示立夏时种绿豆产量高。 |
| 32 | 小满 | “小满不满,麦子减产。” | 表示小麦未成熟会影响收成。 |
| 33 | 芒种 | “芒种麦登场,秋收在望。” | 表示芒种后小麦成熟,秋收临近。 |
| 34 | 夏至 | “夏至一日,长一寸。” | 表示夏至后白天逐渐变长。 |
| 35 | 小暑 | “小暑大暑,热浪扑面。” | 表示小暑和大暑时气温高。 |
| 36 | 大暑 | “大暑不热,五谷不结。” | 表示大暑时温度高对农作物有利。 |
| 37 | 立秋 | “立秋三场雨,遍地是黄金。” | 表示立秋后的雨水对农业有益。 |
| 38 | 处暑 | “处暑节气,秋风送爽。” | 表示处暑后天气转凉。 |
| 39 | 白露 | “白露时节,夜凉昼暖。” | 表示白露时昼夜温差大。 |
| 40 | 秋分 | “秋分种麦,不愁收成。” | 表示秋分时种麦容易获得好收成。 |
| 41 | 寒露 | “寒露寒露,滴滴清露。” | 表示寒露时节露水增多。 |
| 42 | 霜降 | “霜降霜降,柿子红亮。” | 表示霜降后柿子成熟。 |
| 43 | 立冬 | “立冬不冻,春耕不重。” | 表示立冬不冷,春天耕作负担轻。 |
| 44 | 小雪 | “小雪小雪,雪花飘舞。” | 描述小雪节气的景象。 |
| 45 | 大雪 | “大雪大雪,雪花纷飞。” | 描述大雪节气的景象。 |
| 46 | 冬至 | “冬至阳生,春回大地。” | 表示冬至后阳气渐升,春天将至。 |
| 47 | 小寒 | “小寒大寒,寒气逼人。” | 表示小寒和大寒时天气极冷。 |
| 48 | 大寒 | “大寒大寒,冻得发颤。” | 表示大寒时气温极低。 |
| 49 | 立春 | “春雷响,万物长。” | 表示春雷带来生机。 |
| 50 | 雨水 | “雨水连绵,农事不断。” | 表示雨水多时农事持续进行。 |
| 51 | 惊蛰 | “惊蛰雷动,万物苏醒。” | 表示惊蛰时雷声唤醒万物。 |
| 52 | 春分 | “春分花开,百花争艳。” | 表示春分时花儿开放。 |
| 53 | 清明 | “清明祭祖,不忘祖先。” | 强调清明节的传统习俗。 |
| 54 | 谷雨 | “谷雨时节,万物生长。” | 表示谷雨时植物茂盛。 |
| 55 | 立夏 | “立夏到,麦拔节。” | 表示立夏后小麦开始拔节。 |
| 56 | 小满 | “小满小满,麦粒饱满。” | 表示小麦接近成熟。 |
| 57 | 芒种 | “芒种芒种,忙中有种。” | 表示芒种时农事繁忙。 |
| 58 | 夏至 | “夏至日,日照最长。” | 表示夏至是夏季最长的一天。 |
| 59 | 小暑 | “小暑微凉,大暑酷热。” | 表示小暑天气较凉,大暑炎热。 |
| 60 | 大暑 | “大暑大暑,热透心脾。” | 表示大暑时酷热难耐。 |
| 61 | 立秋 | “立秋不冷,秋收不丰。” | 表示立秋时如果天气不冷,影响收成。 |
| 62 | 处暑 | “处暑节气,秋风送爽。” | 表示处暑后天气转凉。 |
| 63 | 白露 | “白露节气,露水盈枝。” | 表示白露时露水多。 |
| 64 | 秋分 | “秋分秋分,稻谷满囤。” | 表示秋分时稻谷成熟。 |
| 65 | 寒露 | “寒露节气,寒意渐浓。” | 表示寒露时气温下降。 |
| 66 | 霜降 | “霜降节气,霜花满地。” | 表示霜降时地面结霜。 |
| 67 | 立冬 | “立冬节气,万物归藏。” | 表示立冬后万物进入休眠状态。 |
| 68 | 小雪 | “小雪节气,雪花纷飞。” | 描述小雪节气的景象。 |
| 69 | 大雪 | “大雪节气,瑞雪兆丰年。” | 表示大雪预示丰收。 |
| 70 | 冬至 | “冬至节气,阴阳交替。” | 表示冬至是阴阳转换的重要节点。 |
| 71 | 小寒 | “小寒节气,寒气逼人。” | 表示小寒时气温极低。 |
| 72 | 大寒 | “大寒节气,万物沉寂。” | 表示大寒时自然界处于沉寂状态。 |
| 73 | 立春 | “春回大地,万象更新。” | 表示春天到来,万物复苏。 |
| 74 | 雨水 | “雨水润物,春意盎然。” | 表示雨水滋养万物,春天充满生机。 |
| 75 | 惊蛰 | “惊蛰雷动,万物苏醒。” | 表示惊蛰时雷声唤醒生命。 |
| 76 | 春分 | “春分时节,百鸟鸣唱。” | 表示春分时鸟类活跃。 |
| 77 | 清明 | “清明时节,踏青扫墓。” | 表示清明节的传统活动。 |
| 78 | 谷雨 | “谷雨时节,茶香四溢。” | 表示谷雨时茶叶品质最佳。 |
| 79 | 立夏 | “立夏时节,蝉声初鸣。” | 表示立夏后昆虫开始活跃。 |
| 80 | 小满 | “小满时节,麦浪翻滚。” | 表示小麦成熟,田野一片金黄。 |
| 81 | 芒种 | “芒种时节,麦收稻种。” | 表示芒种时小麦收割,稻谷播种。 |
| 82 | 夏至 | “夏至时节,蝉鸣不止。” | 表示夏至时蝉声不断。 |
| 83 | 小暑 | “小暑时节,荷花盛开。” | 表示小暑时荷花盛开。 |
| 84 | 大暑 | “大暑时节,荷香满池。” | 表示大暑时荷花香气浓郁。 |
| 85 | 立秋 | “立秋时节,瓜果飘香。” | 表示立秋时各种水果成熟。 |
| 86 | 处暑 | “处暑时节,稻谷成熟。” | 表示处暑时稻谷开始成熟。 |
| 87 | 白露 | “白露时节,菊花绽放。” | 表示白露时菊花盛开。 |
| 88 | 秋分 | “秋分时节,桂花飘香。” | 表示秋分时桂花开放。 |
| 89 | 寒露 | “寒露时节,枫叶染红。” | 表示寒露时枫叶变红。 |
| 90 | 霜降 | “霜降时节,柿子挂枝。” | 表示霜降时柿子成熟。 |
| 91 | 立冬 | “立冬时节,炉火初燃。” | 表示立冬后开始取暖。 |
| 92 | 小雪 | “小雪时节,雪落无声。” | 描述小雪时的宁静景象。 |
| 93 | 大雪 | “大雪时节,银装素裹。” | 表示大雪时白雪覆盖。 |
| 94 | 冬至 | “冬至时节,饺子团圆。” | 表示冬至吃饺子的传统。 |
| 95 | 小寒 | “小寒时节,梅花傲雪。” | 表示小寒时梅花开放。 |
| 96 | 大寒 | “大寒时节,腊梅吐蕊。” | 表示大寒时腊梅盛开。 |
| 97 | 立春 | “立春时节,春暖花开。” | 表示春天来临,花开满园。 |
| 98 | 雨水 | “雨水时节,春雨绵绵。” | 表示雨水节气时降雨不断。 |
| 99 | 惊蛰 | “惊蛰时节,万物复苏。” | 表示惊蛰时自然界恢复活力。 |
二、结语
节气谚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,它们不仅指导农业生产,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。通过学习和传承这些谚语,我们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自然规律,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。希望这份整理能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应用节气知识,让古老的智慧在现代生活中继续发光发热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