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钴鉧潭记翻译和原文】《钴鉧潭记》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作的一篇山水游记,属于“永州八记”之一。文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钴鉧潭的自然景色,并借景抒情,表达了作者在贬谪生活中的孤寂与对自然的向往。
一、
《钴鉧潭记》通过描写钴鉧潭的地形、水色、周围环境,展现了其清幽静谧的意境。柳宗元在文中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,还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与内心的孤独感。文章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是柳宗元山水散文的代表作之一。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| 原文 | 翻译 |
| 钴鉧潭,在西山西。 | 钴鉧潭位于西山的西面。 |
| 其石之突怒偃蹇,负土而出,争为奇状者,殆不可数。 | 那些石头突起、姿态各异,从泥土中显露出来,奇特的形状几乎数不清。 |
| 其嵚然相累而下者,若牛马之饮于溪;其冲然角列而上者,若熊罴之登于山。 | 那些高低错落向下延伸的石头,像是牛马在溪边饮水;那些向上耸立排列的石头,又像熊罴攀登高山。 |
| 其疏数回环,如织如缕,其澄澈清明,若镜若琉璃。 | 它们疏密有致、曲折环绕,如同丝线交织,清澈透明,犹如镜子和琉璃。 |
| 潭中鱼可百许头,皆若空游无所依。 | 潭中有大约一百条鱼,都好像在空中游动,没有依靠。 |
| 日光下澈,影布石上,佁然不动;俶尔远逝,往来翕忽。 | 阳光穿透水面,鱼的影子映在石上,静静地不动;忽然又迅速游开,来来往往,轻快敏捷。 |
| 似与游者相乐。 | 好像在与游客一同嬉戏。 |
| 潭西南而望,斗折蛇行,明灭可见。 | 向潭的西南方向望去,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,像蛇一样蜿蜒,时隐时现。 |
| 其岸势犬牙差互,不可知其源。 | 溪岸的地势像狗牙交错,无法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。 |
| 坐潭上,四面竹树环合,寂寥无人,凄神寒骨,悄怆幽邃。 | 坐在潭边,四周竹林树木环绕,寂静无人,使人感到心神凄凉,骨寒肌冷,幽深寂静。 |
| 以其境过清,不可久居,乃记之而去。 | 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清冷,不能久留,于是记录下来便离开了。 |
三、文章特色总结
- 写景细腻:柳宗元通过对岩石、水流、鱼类等细节的描写,展现出钴鉧潭的自然之美。
- 情景交融:在描写美景的同时,也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无奈。
- 语言凝练:全文用词简练,富有画面感,体现了柳宗元“文以载道”的写作理念。
- 结构清晰:由远及近,由外到内,层层递进,结构严谨。
四、结语
《钴鉧潭记》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,更是柳宗元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。它让我们感受到山水之美,也体会到一位文人在逆境中的精神世界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