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苟延残喘的苟延是什么意思】“苟延残喘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在极度困难或濒死的情况下,勉强维持生命。这个成语虽然听起来有些沉重,但它的含义却非常明确,尤其“苟延”二字,是理解整个成语的关键。
一、成语解析
成语: 苟延残喘
拼音: gǒu yán cán chuǎn
释义: 指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,勉强维持着微弱的生命或存在状态,通常带有消极、无奈的情绪色彩。
二、“苟延”是什么意思?
“苟延”由“苟”和“延”两个字组成:
| 字 | 拼音 | 含义 | 在成语中的作用 |
| 苟 | gǒu | 有“勉强”、“凑合”的意思 | 表示不情愿地维持 |
| 延 | yán | 有“延续”、“延长”的意思 | 表示继续维持生命 |
因此,“苟延”整体意思是“勉强地延续”,也就是在无法改变现状的情况下,尽量维持现状。
三、成语出处与用法
出处:
出自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今君王既丧,而我以苟延,何以为人?”后世多用于描述人处于困境中,仍不愿放弃生命或事业的状态。
用法:
- 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在衰败中勉强维持。
- 多用于书面语,带有较强的文学色彩。
例句:
- 这家老企业虽然经营困难,但仍在苟延残喘,等待转机。
- 老人病情严重,只能靠药物维持苟延残喘的生命。
四、总结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 | 苟延残喘 |
| 拼音 | gǒu yán cán chuǎn |
| 含义 | 在困境中勉强维持生命或存在状态 |
| “苟延”解释 | 苟:勉强;延:延续 → 勉强延续 |
| 出处 | 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 |
| 用法 | 描述人或事物在衰败中顽强支撑 |
| 情感色彩 | 消极、无奈、悲凉 |
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“苟延”并非贬义词,而是强调一种在逆境中坚持的状态。虽然它常用于负面情境,但也体现了生命的顽强与不屈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