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穷兵黩武解释】“穷兵黩武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个人在军事上过度扩张、频繁发动战争,不顾及百姓的疾苦和国家的承受能力。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,强调的是对战争的滥用和对和平的破坏。
一、成语含义总结
“穷兵黩武”由两个词组成:
- 穷兵:指竭尽全部兵力,发动大规模战争。
- 黩武:意为滥用武力,不加节制地使用军事手段。
合起来,“穷兵黩武”指的是在军事上穷尽一切力量,频繁发动战争,缺乏理性与克制,往往导致国家资源枯竭、人民困苦,甚至引发社会动荡。
二、成语来源
该成语最早见于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夫为国者,不能以仁义治之,则必穷兵黩武。”意思是说,如果一个国家不以仁义治理,就必然会走向穷兵黩武的道路。
三、使用场景
“穷兵黩武”多用于批评那些不注重外交、经济建设,而一味依赖军事手段来解决问题的行为。常见于历史评价、政治评论或文学作品中。
四、穷兵黩武解释表格
词语 | 含义 | 出处 | 使用场景 | 贬义程度 |
穷兵 | 竭尽全部兵力,发动大规模战争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 | 批评军事扩张行为 | 高 |
黩武 | 滥用武力,不加节制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 | 描述无节制的军事行动 | 高 |
穷兵黩武 | 竭尽兵力、滥用武力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 | 批评战争政策、军事冒险 | 极高 |
五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词语 |
近义词 | 好战成性、穷兵黩武、好大喜功 |
反义词 | 以和为贵、偃旗息鼓、韬光养晦 |
六、现实意义
在当今国际社会中,“穷兵黩武”的行为往往会导致地区冲突升级、经济负担加重,甚至引发人道主义危机。因此,许多国家倡导“和平发展”“合作共赢”的理念,避免陷入“穷兵黩武”的误区。
总之,“穷兵黩武”不仅是一个历史成语,更是一种值得深思的政治与社会现象。它提醒我们,在面对矛盾与冲突时,应更加注重理性、和平与可持续的发展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