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草船借箭是成语吗】“草船借箭”是一个广为人知的典故,出自《三国演义》。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会听到这个词,但并不清楚它是否属于成语。本文将从定义、出处、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答案。
一、
“草船借箭”原指三国时期诸葛亮利用大雾天气,用草船从曹军那里“借”来十万支箭的故事。这个故事生动地体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胆识,因此在民间流传甚广。
虽然“草船借箭”常被当作一个成语使用,但从严格意义上讲,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成语。成语一般是指结构固定、意义完整的四字词语,而“草船借箭”是一个短语,由四个字组成,但其来源是具体的历史事件,带有较强的叙事性。
不过,在现代汉语中,“草船借箭”已经被广泛接受为一种比喻,用来形容利用对方的资源或弱点,达到自己的目的。这种用法使其具有了类似成语的功能。
二、表格对比
| 项目 | 内容 | 
| 是否成语 | 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成语 | 
| 出处 | 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六回 | 
| 结构形式 | 四字短语(草船借箭) | 
| 含义 | 原指诸葛亮利用大雾向曹操“借”箭;现多用于比喻利用他人资源达成目的 | 
| 使用频率 | 高(常用于口语和书面语) | 
| 是否固定表达 | 否(不是固定搭配,但常用) | 
| 是否有引申义 | 是(有比喻义) | 
三、结语
综上所述,“草船借箭”虽非传统成语,但在现代汉语中已被广泛使用并赋予了新的含义。它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,更是一种富有智慧的表达方式。了解它的来源与用法,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一语言现象。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