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投鼠忌器是什么意思】“投鼠忌器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今夫天下之大,四海之内,其民人众矣,而上不以礼义教之,而欲以刑罚治之,是犹投鼠而忌器也。”原意是指想打老鼠,但又怕打坏了旁边的器具。后来引申为:做事时因顾忌到与目标有关的其他事物,而不敢放手行动。
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在处理问题时,因为担心影响到其他重要的人或事,而不敢采取果断措施。
一、
“投鼠忌器”比喻在行动时因顾虑到相关联的事物而犹豫不决,不敢大胆作为。它强调的是在面对一个问题时,由于担心牵连到其他方面,从而产生顾虑和迟疑。
该成语多用于描述决策过程中的谨慎态度,有时带有消极意味,表示因过度顾虑而未能有效解决问题。
二、表格形式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投鼠忌器 |
出处 | 《汉书·贾谊传》 |
原意 | 打老鼠时怕打坏器物 |
引申义 | 因顾虑其他因素而不敢行动 |
用法 | 多用于形容决策时的犹豫和顾虑 |
例句 | 他想整顿公司制度,但又怕触动高层利益,真是投鼠忌器。 |
近义词 | 畏首畏尾、瞻前顾后 |
反义词 | 当机立断、雷厉风行 |
使用场景 | 工作、管理、人际关系等需要权衡利弊的场合 |
三、使用建议
在实际生活中,“投鼠忌器”可以作为一种提醒,帮助人们在做决定时更加全面地考虑可能的影响。但也要注意不要因此过于保守,错失良机。适度的顾虑是必要的,但不应成为行动的障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