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草目皆兵的意思是什么】“草目皆兵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被误写为“草木皆兵”,其正确用法应为“草木皆兵”。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历史故事,用来形容人在极度恐慌或紧张的情况下,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异常警惕,甚至把普通的草木都当作敌人的士兵。
一、成语释义
| 词语 | 含义 |
| 草木皆兵 | 把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敌兵。形容人在惊慌时,疑神疑鬼,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敌人。 |
二、出处与来源
| 出处 | 内容 |
| 《晋书·苻坚载记》 | “坚与苻融登城而望,见晋军部阵严整,士马强盛,乃叹曰:‘此亦劲敌也,何谓弱乎?’左右曰:‘此必有伏兵,不可轻进。’坚曰:‘吾观晋军,如草木皆兵,无复人形。’” |
三、使用场景
| 场景 | 示例 |
| 惊慌失措 | 在紧急情况下,他看到风吹草动就以为是敌人来了,真是草木皆兵。 |
| 疑神疑鬼 | 她晚上一个人在家,总觉得家里有陌生人,简直是草木皆兵。 |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| 类型 | 词语 |
| 近义词 | 杯弓蛇影、草蛇灰线、风声鹤唳 |
| 反义词 | 镇定自若、从容不迫、泰然自若 |
五、总结
“草木皆兵”这一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在极度紧张或恐惧时的心理状态,表现出一种过度警觉和怀疑的情绪。它不仅用于描述战争中的心理状态,也可用于日常生活中形容人因焦虑而产生的错觉。在写作中使用该成语,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生动性。
注意:在实际使用中,应避免将“草木皆兵”误写为“草目皆兵”,这是常见的书写错误。


